为了促进作物科学的学术交流,推动作物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中国作物学会定于10月14~17日在江苏省扬州会议中心召开2018年学术年会。本次大会以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墙报交流及研究生论坛等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大会邀请国内作物学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并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专家学者以及优秀青年科学家进行学术报告。同期大会将为“第七届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2018年度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科技奖”、“2018中国作物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研究生论坛优秀学术报告奖”和“优秀墙报奖”获得者进行颁奖。大会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同行参加本次大会。
大会主题:作物科学与乡村振兴
会议网址:http://meet.chinacrops.org
会议时间:2018年10月14日~17日(14日报到,15-16日开会,17日离会)
会议地址:扬州会议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
承办单位:扬州大学
协办单位:江苏省作物学会、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学优势学科
一、会议内容
(一)学术交流(10月15-16日)
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研究生论坛及墙报交流等。
大会报告已确定报告人(按报告人姓氏笔划排序):
P1、王汉中 中国农业科学院 油菜科技创新呵护人类健康
P2、王源超 南京农业大学 破解病原菌致病机理重构作物持久抗病性
P3、刘 旭 中国工程院 作物种质资源
P4、刘巧泉 扬州大学 稻米品质性状遗传改良研究
P5、严建兵 华中农业大学 一个新的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遗传解析
P6、吴孔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作物重大害虫的种群迁飞与控制
P7、张福锁 中国农业大学 立地顶天的现代农业研究之路探索
P8、赵春江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作物表型高通量信息获取技术研究进展
P9、黎志康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The Genomic Variation of 3000 Diverse Accessions of Asian Cultivated Rice: Discoveries and Applications in Rice Improvement
大会专题报告已确定报告人(按专题排序)
1、李 林 华中农业大学 QTG­Seq accelerates QTL fine­mapping in the era of big data
2、杨 平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大麦黄花叶病的遗传抗病性机理解析
3、张桂权 华南农业大学 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的创制
4、陈学伟 四川农业大学 水稻稻瘟病广谱抗性遗传基础解析及育种应用
5、晁代印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植物离子组自然变异的遗传基础研究
6、庄楚雄 华南农业大学 基因编辑TMS5培育新型温敏不育系
7、肖金华 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分子育种技术在作物商业化育种中的应用
8、何予卿 华中农业大学 水稻品质遗传及其分子育种进展
9、张 辉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 基因编辑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10、张兴平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先正达基因编辑研究及应用
11、张爱民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与品质改良
12、宗 媛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Precise base editing in plants
13、侯文胜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基于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大豆分子育种材料创制
14、杜雄明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优质资源鉴定与优异等位基因发掘
15、罗利军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节水抗旱基因挖掘、种质创新和节水抗旱稻选育
16、周永红 四川农业大学 广义偃麦草属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
17、徐辰武 扬州大学 基因组选择的多变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18、粟建光 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 麻类特色资源的创新与产业振兴
19、舒庆尧 浙江大学 数量遗传变异的基因组编辑与育种应用
20、蔡 青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甘蔗种质资源助力新种质创制
21、邓华凤 湖南农业科学院 长江中游杂交水稻现状与对策
22、刘春林 湖南农业大学 油菜表观遗传与油脂代谢调控研究
23、李 霞 华中农业大学 miR156-GmSPL分子网络调控大豆理想株型和产量
24、李加纳 西南大学 油菜高收获指数的遗传改良策略
25、李慧慧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从GWAS到EigenGWAS和EnvGWAS
26、杨小红 中国农业大学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解析玉米籽粒可变剪切
27、喻德跃 南京农业大学 大豆耐逆及优质育种的分子遗传基础研究
28、王克如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玉米籽粒机械收获研究进展
29、杨连新 扬州大学 大气组分变化对水稻抗倒性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30、杨建昌 扬州大学 水稻高产与水氮高效利用的栽培调控途径与技术
31、张国强 石河子大学 玉米需水规律与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32、周顺利 中国农业大学 玉米籽粒选择性败育的生理机制
33、姜 东 南京农业大学 小麦籽粒不同部位品质空间差异的形成机理与调控
34、黄见良 华中农业大学 机收再生稻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35、司 伟 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粮豆轮作补贴是否应以经营规模作为标准?
36、刘 静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乡村振兴绿色产业发展研究--以北方干旱地区为例
37、李成贵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农产品供求趋势变化与政策选择
38、陈秧分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乡村振兴背景下作物绿色发展机遇、挑战与对策建议
备注:最新的大会报告和专题报告信息将在年会官网“特邀报告人”页面随时更新。
(二)”中国作物学会会员日”活动(10月14日下午)
活动时间:2018年10月14日下午2:30-5:30
活动地点: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逸夫图书馆报告厅
活动内容:院士公开课及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专题报告
二、论文摘要、研究生报告及墙报征集
所有提交墙报或进行研究生论坛报告的代表均予颁发“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证书”。
论文摘要征集:
1、请参会代表在会议网站上按照专题投递。
2、每篇摘要正文字数控制在1000字以内(一个排版页面)。请按照会议网页上提供的模板撰写并提交摘要,文责自负。
3、组委会将从提交摘要的参会代表中选取一部分作为分会场报告人。
4、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为2018年9月10日。
墙报征集:
1、请参会代表在会议网站上选择是否参加墙报展示并按照专题投递。会议将统一安排墙报的讲解时间。
2、设计要求:尺寸(宽度90 厘米,高度120厘米),版面上下页边距为25 毫米,自行印刷后携带至会场交会务组。
3、内容新颖,未公开发表,图文并茂且简明扼要的墙报可参评优秀墙报奖,下方须加注作者简介。
4、优秀墙报奖由墙报奖评奖委员会评选产生,并颁发证书与奖金奖励第一作者,提前离会者不予授奖。
5、网上提交电子版以便组委会提前审核内容,网上提交截止日期为2018年9月10日。
研究生论坛学术报告征集:
1、请研究生参会代表在会议网站上选择是否申请做学术报告,申请学术报告后须按照专题上传研究生论坛报告题目及报告内容。
2、内容新颖,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可参评研究生论坛优秀学术报告奖。
3、报告15分钟(含提问时间)。
4、研究生论坛优秀学术报告奖由评奖委员会评选产生,并为获奖者颁发证书与奖金,提前离会者不予授奖。
5、研究生论坛学术报告提交截止日期为2018年9月10日。
三、会议注册
1、会议网址:http:// meet.chinacrops.org。会议采取网上注册,网站注册已于2018年6月1日开通。
2、注册费标准
Ø 9月10日前缴费:正式代表(会员)1100元/人;正式代表(非会员)1400元/人;学生代表(凭学生证)900元/人。
Ø 9月11日至10月13日 缴费:正式代表(会员)1400元/人;正式代表(非会员)1600元/人;学生代表(凭学生证)1100元/人。
Ø 现场注册缴费:正式代表(会员)2000元/人;正式代表(非会员)2500元/人;学生代表(凭学生证)1500元/人。
Ø 9月10日24点(或网上注册并缴费人数满800人后)将关闭网上注册通道;
Ø 完成网上注册,未完成在线缴费的参会代表,到会后按现场注册收取会议费;
Ø 已注册并缴费但未能参会者,注册费不予退回,可由他人代替参会;
Ø 会务组收到注册费后视为有效注册。缴费时间以汇款或转账时间为准。
3、交费方式
通过在线缴费、银行转账及现场缴费。
银行汇款
收款单位:中国作物学会
开户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农科院支行
账 号: 110060435018001069607
(请务必附言:参会代表姓名+联系电话+ 2018学会年会;集体汇款的单位请列出每位参会代表姓名。)
现场缴费者不保证会议资料和酒店预订。
4、发票开具
会议发票可在会议报到时领取。
四、会议住宿
会议统一安排食宿,住宿费和往返交通费自理。大会签约酒店为扬州会议中心,普标:400元/间•天。由于10月份是扬州旅游旺季,宾馆房间十分紧张,为保证您在会议期间住宿需要,请您在注册时务必注明酒店预订要求,组委会将统筹安排并尽力协调,请您理解并予以配合。
五、会议接送站
扬州大学成立交通服务组,提供接送站服务。
10月14日全天报到。会议安排南京禄口机场、扬州泰州机场、镇江南站、扬州火车站集中定时接站,接站时间为上午10:00-晚上22:00。原则上一小时一个班次,具体视会议代表集中报到情况而定。
六、会议联系人
中国作物学会:徐 琴,电话:010-82108616, 13522365612; 邮箱:meeting@caas.cn
扬州大学:高 辉,电话:13952751352;邮箱:gaohui@yzu.edu.cn
注册学会会员:欧小雪,电话:15272472339;邮箱:xiaoxue20kk@163.com
交 通:王云翠,电话:13852701882;邮箱:ycwang@yzu.edu.cn
住 宿:张明艳,电话:15905273827;邮箱:myzhang@yzu.edu.cn
摘 要:陆 玥,电话:13585233877;邮箱:yuelu@yzu.edu.cn
注册费:刘丹丹,电话:18911469189;邮箱:cssc304@sina.com
招商赞助:嵇寿全,电话:13912120020;邮箱:donation_zwxh@aliyun.com